当前页面:首页 >> 新闻聚焦 >>  专题
专题

中小型团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

2019-12-23 13:14:40


餐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,应遵循从轻到重,从里到外,从简单到复杂的市场规律,从菜单管理、客户画像、流程管理等基本功做起功,最后到供应链协同整合,做好渐进规划,清晰每步目标,逐步爬坡上升。

市场竞争发展倒逼行业变革

2019年即将过去,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下行,国内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冲击,团餐业面临着更高的经营压力,食材价格、人工成本上升趋势不断,餐价基本无法上调消化。接单躺着赚钱、粗放式经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,具备规范化、规模化、精细化、资本化管理能力的企业更具有核心竞争能力。

大型国企、头部房企、优势新零售、上游农企巨头、金融投资、BAT等各类资本主体,加快进入生鲜农产品流通、团餐服务领域。国内的头部团餐企业在尝试走平台化发展、供应链转型、品牌化输出等转型模式,希望快速整合,占据中国市场主要份额。

毫无疑问,未来5-10年,团餐市场也许会像零售业、工业制造业其他成熟行业发展线路图一样,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,大象核心企业带着一群中小企业协同,平均利润水平趋向中低水平(团餐年纯利润率大约为2-3%营业收入),联盟平台、产业并购整合、供应链协同是未来若干年团餐发展热点。

对团餐中小企业而言,面对大机构的步步紧逼,建立民营企业与各方合作的行业联盟是守中有进的策略。中小企业的优势是面向客户的灵活快速反应,弱点是规模化和标准化。联盟化前提是要彼此之间要有信任感,遵循共同规则标准,在产业链上实现数字化运营,共享规模化数据,才能彼此协同,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。 

数字化改造最终升级团餐业的管理模式

传统的团餐管理模式,是以依赖经验、习惯为基础的,门店-公司总部-供应链之间的信息不同步。厨师、店长根据个人感觉经验下单,对食堂消费者喜好、消费行为没有数据化具体分析;运营总部获取门店运营信息滞后,每天食品安全、营收分析报表没有及时动态报表;菜谱随意,供应商数目偏多,供应商沟通成本和库存周转率高;多品种、小批量、多频次配送,物流效率不高......。

很多团餐企业现场都有大量的表单表格,建立了基本的流程管理制度,耗费了大量人力、物力导入4D、6T等管理方法,培训实施成本极高。在流动性大的餐饮业,制度能否坚持落实到位?食品安全关键点控制能否做好?靠砸钱不现实,找牛B团队不好招,整个团餐运营体系基本停留在食品安全高风险、人才复制难、厨房操作人工化、标准流程落地难的初级阶段。

传统行业实现数字化管理,可循序渐进,在部分流程环节,快速导入简单操作、经济实用的智能设备与工具,短期内明显提高效率,缓解人力资源压力,建立实施信心。



1、顾客会员数字化画像在与消费者高度接触的食堂前厅,根据自选、自助、套餐等供餐模式,导入如智能称重、智能识别、智能支付等软硬件设施,顾客就能够被数字化,形成交互与交易的闭环。在获得会员大数据后,即时挖掘会员喜好,并根据消费者喜好,洞察进行新品研发和产品升级,在升级营运效能的同时也提升了会员体验,让数字化会员管理形成良性循环。

2、门店运营督导管理数字化。前端门店、厨房实际上就是人、货、场集合终端,就是合适的人应在合适的时间、地点,做正确的动作。首先每个人必须清楚每刻要做什么,如肯德基门店的每个岗位都有个显示屏,岗位操作全部数字化显示,清晰知道实时工作任务。现在,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,可把人、货的状态,时间、空间、位置、数量全部数字化,确保厨房和门店的良好操作,实现动态食品安全管控和预先报警。

3、供应链管理数字化。前店+央厨双厨房、产地直供、生鲜电商O2O、团餐+净菜服务、功能餐、采购标准化+流程化、全品项一站式配送、采购外包、集采共配……层出不穷的餐饮供应链管理模式乱了眼。回到原点,没有前端门店数据支持,直接进入供应链管理环节存在风险。只有前端数据相对清晰完整,才能开始做供应链,从门店要货指令发出,到订单审核和供应商发货、门店验收,在系统里可以清楚看到。这样的话,货物数量、位置、品质的确定性都能很清楚,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供应链协同执行体系,最后把效率提高。  

团餐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方向

对消费者而言,围绕消费者的核心需求,建设一个有温度、有粘度、有热度的健康食堂,聚焦食品安全和餐饮体验的核心诉求:安全营养有保障、出餐排队有效率、好吃不贵性价比、环境服务留人心。

对企业而言,餐饮企业可借用数字化工具,可以挖掘客户需求,降低迅速降低成本,获取利润空间。但在各种智能化应用的表象背后,本质仍在于大数据。用数据决策、用数据管理、用数据创新,将数据变成金矿、赢得市场先机的关键。

对政府、社会而言,团餐企业实现数字化管理,能有效管控食品安全系统性风险,实现精准监管,确保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得到贯彻落实。

中小型团餐企业数字化避免贪大求全

国内大部分的民营团餐企业,大部分是专注于区域化经营或某个领域的深耕经营。既没有大型快餐企业的极致标准化出品、规模化连锁化运营,也没有爱玛客、索迪斯类似企业的标准化运营体系和品牌价值。

实践证明,在缺标准、缺流程、缺人才、缺培训的情况下,一味鼓捣团餐民企,重资产投资建设全套ERP信息系统,实际上是一个坑。近年以来,餐饮业投资上百万的ERP系统,上线成功实施案例不多,无法适用个性化的线下业务,流程和组织又没有优化变革,往往导致系统实施失败。



关于我们 | 信息 | |
SACC 团餐网版权所有 sacc.org.cn Group meal safety newspaper

查询

团餐安全報

团餐资料

邮箱